2021年水处理行业市场分析
水处理是指通过一系列水处理设备,使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手段,去除水中一些对生产、生活不需要的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为适用特定用途而对水进行的沉降、过滤、混凝、絮凝,以及缓蚀、阻垢等水质调理的过程。由于社会生产、生活与水紧密关联,因此,水处理领域涉及的应用场景范围十分广泛。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属于“N77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大类下的“N7721水污染治理”。
2019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联合印发了《国家节水行动方案》,提出到2022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分别降低30%和28%,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6以上,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到2035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
2018年10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18年修订),提出企业应当发展串联用水系统和循环用水系统,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企业应当使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对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再生利用。
目前国内正处于经济发展时期,随着城乡一体化以及工业化持续、长期、快速的发展,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市政及工业废水的排放量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准。2014年至2017年,我国废水排放总量分别为716.18亿吨、735.32亿吨、711.09亿吨和699.67亿吨。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我国对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为9,539.0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15%,2000年-2017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14.09%。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和环保部2016年12月联合发布的《全国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5-2020年),到2020年,我国环保投资占GDP的比例不低于3.5%,因此,包括水污染治理在内的环境污染治理行业整体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由于水污染治理行业尚处于快速地发展阶段,且子行业和细分市场众多,造成参与竞争的公司数众多,但普遍规模偏小,行业市场集中度不高。大多数企业受技术和资金实力的制约,只能从事技术上的含金量较低、投资规模较小的业务,竞争力较弱。
目前,水处理行业的参与公司数众多,集中度比较低。由于大型工业水处理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技术难度高,业主在进行招标时一般都要求服务商有较高等级的资质,并设定过往业绩、资本实力等一系列门槛,与国外相比,行业内企业规模偏小,市场占有率普遍较低,缺乏具有综合能力的行业领导者。
水处理行业为技术与知识密集型行业。在行业技术持续升级的大背景下,企业若不能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增强技术储备,可能会丧失现有的技术一马当先的优势,从而影响企业的业务拓展、成本管控,进而影响企业持续盈利能力。
水处理行业受到较为严格的政府监督管制,企业所提供的水处理解决方案及运营管理服务需要严格符合国家相关环保政策的要求。此外,企业主要服务于石油化学工业、煤化工、电力等行业,上述行业受宏观经济发展形势与国家产业政策影响较大。如果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变化和产业政策调整出现不利变化,可能对企业未来经营状况造成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