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双碳”目标引领 推动山西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_产品中心_乐鱼网www.leyu.net|官网首页

欢迎访问乐鱼网www.leyu.net,专注家电维修|安装|清洗、维护,我们成立13周年啦!

乐鱼网www.leyu.net

乐鱼网www.leyu.net

乐鱼网www.leyu.net最具有实力的维修公司 十多年行业经验 乐鱼网www.leyu.net人共同选择
区域:涪城 游仙 江油 高新区 经开区 科创园区
✆24小时服务电话:

强化“双碳”目标引领 推动山西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来源:乐鱼网www.leyu.net    发布时间:2025-01-13 06:54:14

产品介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绿色、低碳、循环成为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全国一盘棋的格局中,山西作为传统的煤炭能源大省和资源型产业重省,既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战场,也面临着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的迫切需求。在各地竞逐“双碳”新赛道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辩证看待“双碳”目标给山西带来的压力挑战和发展机遇,着力研发新技术、打造新模式、培育新产业、塑造新动能,为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支撑。

  碳排放体量大、强度高是我省低碳转型面临的严峻挑战。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估算,2022年山西省能源消费碳排放5.8亿吨,其中煤炭消费碳排放贡献达93.8%;单位GDP(2022年现价)碳排放2.27吨/万元,约为全国中等水准的3倍。其中,电力热力、钢铁、焦化、有色、建材和化工位居全省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前六位,合计占全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92.89%。山西以高碳为特征的能源结构和产业体系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面临较大挑战。

  目前,山西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还处于中后位置,2023年全省GDP总量约占全国的2%,排名全国第20位,人均GDP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全国中等水准的83%和79%。同时,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与煤炭深度绑定,经济提高速度和煤炭价格呈周期共振特征,地区经济发展的抗风险能力不够,要在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山西必须以高于全国平均增速的速度发展,同时推动碳排放与经济稳步的增长的脱钩。目前,山西省碳达峰碳中和“1+X”政策体系已经建立,为平衡发展与减排的关系,山西需统筹推进各项政策的落地落实和衔接配合,确保将“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局;推动基础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培育壮大优势新兴起的产业,构建具有经济、就业支撑能力和未来发展的潜在能力的低碳产业体系;健全差异化、市场化的节能减排激励机制,提高能源资源使用效率,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同时实现发展方式和发展路径的根本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

  二、准确研判山西在国家能源安全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中的定位,积极融入全国发展大局

  强化国家能源安全保障水平。山西作为全国重要的煤炭基地、电力外送基地和非常规天然气基地,在保障全国能源安全方面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山西省多元能源供应体系逐渐完备,2023年山西原煤产量达到13.78亿吨,分别占全国、全球原煤产量的29%、15%,以长协价保供24个省份电煤6.2亿吨;全年外送电量15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7%,占发电量比重超35%,晋电外送省份增至23个。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我省需推动煤炭产能、产量的合理配置,产销储运环节的优化组合,增强煤炭生产的弹性调节能力,确保煤炭供应稳定安全;推动煤电加快功能定位转变,为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展提供有效支撑;促进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规模化发展,逐步提升外送绿电比例。

  谋划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山西定位。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以能源转型推动经济社会系统性降碳、脱碳是实现碳达峰目标、碳中和愿景的主线。《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2030年、206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分别达到20%左右、25%左右、80%以上。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随着“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全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格局也将迎来革命性转变,全国煤炭、煤电需求将面临实质性收缩,主要能源需求大省对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需求将不断的提高,我省作为综合能源基地的地位面临挑战。山西需聚焦国家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能源生产体系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山西比较优势,尽早谋划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的定位问题,明确山西省煤炭、煤电、非常规天然气、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等能源行业在中长期的发展定位和推动能源产业适应国家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重点和要点。

  推进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目前,煤炭、煤电、钢铁、焦化等传统产业对山西GDP、财税、就业的贡献度仍处高位,山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煤炭产业的依赖也易引起长期碳锁定和高碳产业资产搁浅等风险。山西需以实现“双碳”目标为牵引,将企业绿色低碳转型能力作为传统产业分级分类管理的重要指标,引导传统行业优化内部结构和空间布局,提升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强化金融对高排放行业和高排放项目绿色低碳转型的支持力度,推动转型金融发展,明确转型金融标准,为真正具备转型意愿和能力的公司可以提供足够且成本合理的金融支持。同时,关注“双碳”背景下“高碳”行业需求缩减和提前退出带来的就业安置、资产搁浅、区域经济阵痛等风险,提前制定中长期转型计划,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平稳转型提供方向引导。

  壮大绿色低碳装备及服务产业。《山西省委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方面推进美丽山西建设的实施建议》提出到2035年美丽山西基本建成、本世纪中叶美丽山西全面建成的宏伟目标,随着能源结构、产业体系、交通结构等领域低碳转型的深入推进,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产业也面临着广阔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和全新的发展机遇。目前,山西节能环保产业基础薄弱、发展滞后,节能环保需求大省和节能环保产业小省的矛盾突出,山西可基于省内广泛的应用需求,聚力谋划碳中和产业生态圈,推动节能环保装备、节能环保服务、节能环保技术产业集群化发展,在研发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产学研用合作、产品标准化和管理服务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培育绿色产业细致划分领域的新优势。

  培育壮大新兴起的产业、未来产业。近年来,山西省新兴起的产业发展虽然增速较快但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能力不够,未来产业虽有萌芽但仍呈点状分布,对产业链引领带动作用尚未发挥。山西需进一步筛选具有比较优势和增长潜力的新兴起的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强人才引育和研发投入力度,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吸引和培养高端科学技术人才和创新团队;构建产业生态,推进上下游企业高效配合、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数据、资金等要素保障能力,聚合优势资源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长期视角和持续稳定发力的决心培育壮大新兴起的产业、未来产业。

  加强政策创新,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充分的发挥山西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等政策优势,用好用足先行先试政策,在能源体制机制改革、减污降碳协同、生态保护修复多元投入、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人才引育留用等领域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强化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多元参与和观点碰撞,完善政策落地执行和动态评估机制,提升企业、群众的政策获得感,使政策红利能够真正转化为发展动力。

  深化国企改革,紧抓窗口期推动多元发展。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近200个缔约方达成共识,呼吁“以公正、有序、公平的方式减少能源系统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在这关键的10年加快行动,以便在2050年实现与科学相符的净零排放”。省属国有企业须紧抓转型窗口期,加快制定中长期发展的策略,在研判煤炭市场之间的竞争格局及需求潜力、远期行业演变趋势的基础上依托前几年煤炭红利期的资金积累,积极布局新兴起的产业、未来产业;建立改革创新试错容错机制,为企业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提供制度保障,营造国有企业改革创新良好氛围;合理把握煤炭企业高层领导调任频率,保持国有企业的战略稳定性和战略执行的持续性;深入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优化审批层级和流程,提升管理决策效率;合理区分国有企业的市场属性和社会责任,健全市场化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各级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壮大民营经济,充分调动民间资本投资活力。充分认识非公有制企业在解决就业、技术创新、财税贡献方面的及其重要的作用,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加大力度破除准入准营、要素获取等领域的隐形门槛,支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项目建设;优化民间投资项目的融资支持,加大信用融资产品创新力度,健全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破解非公有制企业贷款难、贷款贵难题;维护非公有制企业家投资权益,畅通投资问题反映和解决渠道,建立民营企业应急援助机制,让企业家经营不担心、发展有信心。

  提前谋划安置措施,消除煤炭地区转型带来的失业风险。作为全国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山西省煤炭及相关行业就业规模较大。在推动低碳转型进程中需最大限度地考虑对就业和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加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转型所引致的失业人员及的基本生活得到一定效果保障和妥善安置,减轻转型过程中的社会压力;积极创造多样化的就业机会,特别是针对煤炭工人等受转型影响较大的群体,制定专项就业促进政策;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将“人人持证、技能山西”建设和煤炭行业从业者技能提升有机结合,助力其平稳适应能源转型带来的地区就业结构转变。在“双碳”目标政策体系中最大限度地考虑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推动实现煤炭有序退出与煤炭资源型地区公正转型。

  激励多方资金支持,协同助力地区转型。公正转型关联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转变,而生态修复、就业稳定等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且转型所需资金规模大,充分调动各方资金对保障转型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山西需建立转型风险补偿机制,对在转型过程中遭受负面影响的企业和个人给予适当的补偿,保障其合法权益,促进转型过程平稳有序推进;积极争取中央有关资金支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职业培训、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转型关键领域的投入力度,激发地区经济活力;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机制,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绿色金融、转型金融等金融工具参与转型项目,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维资金体系,协同应对地区公正转型所面临的资金困境。(作者:何泓,系山西科城能源环境创新研究院院长;冯琬云,系太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划科负责人)



上一篇:南京汽车制造业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通过国家评估 下一篇:【12月12日】环卫商场投标中标信息及下半年服务到期项目汇总